浅谈家具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2021-03-09 09:16:27 391

浅谈家具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对于家具制造商来说,这两年并不容易。

上游房地产低迷、经济增长放缓是主要的环境因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消费者要求更高的交付效率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时;当渠道端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时,制造端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岔口——要么自我升级,及时响应,通过更好的技术和更高的效率提供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或者逐渐被同行超越,被消费者抛弃。

那么,家具制造业如何升级呢?

一、技术装备先行:单一突破,效率化。

在行业急于进入智能制造或工业4.0时代之前,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家具制造业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企业生产效率普遍较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不像家纺、家电等很多行业,家具行业门类多,差异大,实木、板材、木板、软件、金属、玻璃等不同材质的产品加工方法差别很大。由于行业分散的特点,除了个别定制家居和床垫领域的龙头企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方式都比较粗放和原始。

这就跟高铁建设一样。如果不铺设更先进的专用轨道,即使车厢豪华,动力系统先进,高铁也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顺畅运行。

对于家具制造业来说,这种特殊的轨道是利用更高效的技术和设备来促进生产环节的无缝连接和精益管理。

1、终的性价比来源于生产过程的终优化。

随着不断的跨国竞争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终的性价比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关键的能力之一。

为了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优势,在所有可控因素中,优化内部生产流程、提高关键环节效率是直接的方法。

一方面,企业应该用更高效的机械和设备来取代重复的低技术工作。

实木家具的生产为例,据统计,一件实木家具的加工流程包括备料、切割、铣削、钻孔、喷漆、终包装等40多个工序。有了自动化设备,一些原本需要很多人的工序可以减少到一个甚至不需要人工,将原本需要多台机器的操作合并到一台机器上,可以高效生产,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生产流程和运营模式的调整应该是精益生产,减少浪费,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调整生产线和物料储存,提高生产场地利用率;使操作流程标准化,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利用浪费。精益生产的内容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更多的分析。

可以说,生产过程的优化不仅仅是机械设备的采用,更重要的是操作过程的专业分析,而正是这些调整可能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在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

2.新型劳动者是企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具行业,有经验的工人往往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尤其是在红木、实木家具领域。然而,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的实施,企业对员工有了新的要求。

数字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解放人力,使员工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困难。比如家具企业在引进新设备后,往往会遇到工人师傅的排斥甚至抵制,越是“传统”的企业越是难以实施。

此外,新设备也要求工人具备新的操作技能,因此培训工人变得极其重要。

可以说,如果只从机械设备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内部升级,而不培训或引进配套的产业工人,那么企业的升级改造就会大大减少。

3.从购买设备到购买解决方案,企业都需要长期服务。

不仅仅是新工人,在效率高出三倍的恒木机械总经理、创始人刘烨看来,企业在引进新设备时,很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或者过分追求设备的高性能。

如果单个环节(如切割或冲孔)的效率从整个生产过程提高,必须与整个生产线的节奏基本一致,并能与生产线上一个或下一个工序完美衔接,否则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另外,性能的设备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企业,要从系统层面考虑。

事实上,家具企业需要的不是单一的设备,而是及时高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本质是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一台或几台机器,也可能是工艺流程的微小调整,甚至是操作程序的改变。

刘烨认为,未来的设备厂商不仅仅是设备厂商,更应该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需要非常专业和多元化的知识,甚至依赖于一个专业的知识网络。

第二,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不花钱就能升级。

家具行业各子门类发展极不平衡,要对智能制造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定制板式家具更容易标准化,在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方面都有所进步,尤其是在定制家居领域,一些企业首先尝试了无人工厂,一些已经达到了智能制造的标准。

但在实木、软包、五金等更加个性化、工艺更多的家具领域,各自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却大相径庭。每个产品的生产涉及十几个环节,主要是流水线和部分自动化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数家具企业还没有完成自动化升级,智能制造就更难谈了。

13606300282

中国山东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毛家庄